【资料图】
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脉,金融不仅是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资金缓解渠道。发展高质量金融服务对于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蕴含的农业资源丰富多样,但相比世界典型农业强国,我国在金融支持农业强国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不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和风险管理手段少等问题;商业性银行和资本市场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门槛较高;金融支持农业风险管理不足,农业保险缺乏适当的再保险安排,期货市场等其他风险管理工具发育相对缓慢。既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农业产业链的韧性打造。
建议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实施中,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围绕以下三个领域,积极发挥出高质量金融服务的助力作用。一是夯实农业供给保障基础。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农地金融支持体系,提升金融支持种业做大做强的力度,创新适用于粮食生产的抵押担保方式,探索粮食企业运用资本市场融资以及发展高保障水平的粮食作物保险的新路径。二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性银行要重点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间接融资和长期融资,商业性银行可着手于拓宽农业科技企业间接融资渠道,资本市场应重点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直接融资,并注重强化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三是提升农业发展韧性。建立现代农业保险体系、稳健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努力构建起全方位的农业风险管控机制、提高经营主体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上述重点领域,各级政府应当从自身和市场的关系、财政与金融的关系、金融服务和产品体系创新以及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发,一是有效发挥出政府对金融某些领域的“指挥棒”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二是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构建多元化农业农村资金投入格局,提高各类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完善财政扶持和补偿机制,提高国家财政补贴政策落实的精准性与透明性,优化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配置模式,放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效益。另一方面,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进行系统梳理,根据不同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差异化匹配财政与金融协同引导方式。三是构建与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相适应的农业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如碳汇贷、数字信贷、存贷汇等。四是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新技术的运用,探索搭建农业综合融资平台,助力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作者:张龙耀 为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金融学院院长)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