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4月25日,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我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围绕我国深空探测作主旨报告,透露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时间表”。
当前,月球是深空探测热点,火星是深空探测重点,发现未知是永恒主题,国际合作成为共识。吴艳华说,中国将持续开展月球、行星探测,为这一人类共同的事业奉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在月球探测方面,探月工程四期稳步推进。吴艳华介绍,我国将在2024年前后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和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月背采样返回;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实现月球南极资源勘查;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和嫦娥七号一起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在行星探测方面,我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实现近地小行星伴飞、取样和返回、主带彗星伴飞。天问三号2030年前后分两次发射,实施火星采样返回;天问四号2030年前后发射,预计2035年前后对木星及其卫星环绕探测,2046年前后到达天王星。吴艳华还透露了行星探测的远期设想,我国将论证金星、水星探测任务,以及冰巨星、主带小行星、半人马族小天体等探测任务。
而作为连接深空探测航天器与地球的“风筝线”,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将分先导型、基本型、拓展型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先导型将在2030年前建成,支撑探月工程四期、国际月球科研站等任务;二期将在2040年前实现区域导航、服务载人月球探测、国际月球探测等;三期将在2050年前实现火星、金星通信导航覆盖,服务火星、金星、巨行星探测和太阳系边界探测等。
我国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倡导世界各国一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实施以来,积极推进科学载荷搭载、数据开放共享、测控相互支持、共同科学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与超过1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先后签署23份国际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未来,我国将持续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中海联合月球和深空探测中心、国际深空探测联合会等重点方向建设,深化深空探测领域国际合作。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