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博学之①,审问之②,慎思之③,明辨之④,笃行之⑤。
2、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⑥;有弗问③,问之弗知⑦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⑧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资料图】
3、【注释】①博学,多方面地学。
4、博,宽广。
5、之,指学的对象。
6、②审问,详细地问。
7、之,指问的对象。
8、③慎思,慎重地考虑。
9、之,指思的对象。
10、④明辨,明确的分辨。
11、之,指辨的对象。
12、⑤笃行,踏踏实实的实行。
13、之,指行的对象。
14、⑥大意是:除非不学,学了就一定要学会,学不会,不能休。
15、“有弗学”,按字面讲是“有不学的时候”或“有不学的东西”,实际应了解为“不学则已”。
16、措,搁置,终止。
17、以下四句仿效此句。
18、 ⑦知,懂。
19、⑧弗得,指不得结果。
20、【文学常识】《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
21、《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22、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23、《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24、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25、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6、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27、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28、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29、【参考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
30、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