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过去十年,中国与非洲各国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在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期间,以“共建绿色基础设施:新基建、新技术、新能源”为主题的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与会嘉宾共商中国同非洲国家在绿色、可持续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蒙内铁路、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下凯富峡水电站、莱基深水港……在非洲,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均由中央企业建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苟坪介绍,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非开展各类基础设施项目超过1600个,为提升非洲基础设施水平、加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期间,中国铁建是中非基础设施合作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从尼日利亚阿卡铁路、拉各斯蓝线轻轨、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安哥拉本格拉铁路、亚吉铁路等重大标志性项目,到非洲疾控中心总部、赞比亚卡夫河供水、加纳阿克拉渔港等一批“小而美”民生类项目,中国铁建谱写了与非洲人民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截至目前,中国铁建在非累计建成铁路10605公里、公路4800公里、房屋800万平米、机场及码头40余座,运营维护铁路2838公里。”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建平表示。
与此同时,非洲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的对外承包工程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超70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4000亿美元,双方基础设施合作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表示。
据介绍,2022年中国企业在非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732.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78.4亿美元,分别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总量的28.9%和24.4%。近年来由于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放缓,但是非洲仍然保持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第二大市场的地位。
十年来,绿色发展一直是中非深化合作的重要领域。
中国进出口银行融资支持的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施工时设置了14个大型野生动物通道和79座桥梁。特别是为方便大象和长颈鹿等大型动物通行,所有桥梁式动物通道净高均在6.5米以上。
“这种做法既是一条促进非洲国家发展提速的‘大动脉’,也是一条生态环保的‘暖心路’,为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非合作的典范。”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李钧表示。
十年来,中非合作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推进,在经贸投资、基础设施、产能合作、金融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这彰显了中国企业对非洲市场的信心,更体现了中非基础设施合作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汪建平认为,当前,中非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非洲发展带来更多“中国机遇”,非洲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给中非合作拓展更大空间。
当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是契合双方民生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
“我国政府正在投资清洁能源技术,其中包括开发和利用国内可再生能源,如水利、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沼气。我们在中国的帮助下已经建立起了我们的绿色能源框架。”赞比亚基础设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部长查尔斯·米卢皮表示。
“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案例,在新基建、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使新能源技术变得更加可及,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国的经验当中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希望与中国携手,取得全世界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的共同目标。”加纳国家资产管理总局局长爱德华·博阿滕表示。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