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 > >正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的人生是变好还是变坏?就看你会不会调......-全球聚焦

来源:曾仕强    时间:2023-04-26 15:05:14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702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人在不断重复某些行动的过程中,塑造了自己的人格,也建立了一些原则。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207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桃花扇》中有言:“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资料图片)

一个人由巅峰跌至谷底,从原来的风生水起到落魄不堪,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有人感叹世事无常,有人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每个人的命运造化都有可能发生巨大改变。

那么,这种改变的结果是好是坏,掌握在谁手中呢?

其实,所有结局都是自己一手布置,结果的好与坏都是看自己如何调整自己。

01

时时要具备改善意识

中国人常说“习惯成自然。”

我们每做一次,就增强一些,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重复去做。

习惯成自然,一切遵照往例办理,往往很难应对未来的变化,以致“成功会变成失败”,证实了“成功为失败之母”的道理。

人在不断重复某些行动的过程中,塑造了自己的人格,也建立了一些原则。

然而,随着未来的变化,我们必须依据自己所建立的原则,做合理的调整,产生一些有效的应变措施。

不是毫无原则的应变,也不是习惯性地一成不变,而是持经达变。

持经达变就是原则有所不变,而措施则有所变,换句话说“不可不变,不可乱变”。

不可乱变,意指“要求愈变愈好”,所以变的时候,最需要“改善意识”。

《大学》上说“止于至善”,便是愈变愈合理,愈变愈符合天的自然法则。

王阳明认为善就是良知,一切凭良心,便能止于至善,成功的人无不“择善固执”,见不善而迁过改善,可见改善意识是多么重要。

一切秉持过去的成功经验,由于未来的情境变化,可能产生若干“原来有利的因素,变成不利的障碍”。

因而,从成功的巅峰掉入失败的深渊,殊为遗憾!

02

随时调整,随机应变

理想和实际经常有一些差距。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不平衡才是实际的情况。

人生的目标,好比船只的罗盘方位,本身是固定的,笔直地对准目的地。

但是实际航行时,船只因为要躲避暴风雨、台风、触礁等特殊情况会随时转向。

所以说,有目标要百折不挠,有计划要随机应变。

中国人喜欢随机应变,却非常厌恶投机取巧。

偏偏随机应变和投机取巧在看得见的部分完全一样,以致中国人经常自我安慰“我在随机应变”,而不断怨责“别人都在投机取巧”。

随机应变和投机取巧不同的地方在看不见的部分,即“是否公正诚恳”。

公正和诚恳合起来,其实就是“天意”。天希望人公正而诚恳,合乎天意去调整,便是随机应变,否则即为投机取巧。

人,不断在为自己做各种计划。天也同时为每一个人做不同的计划。

人调整自己的计划,以符合天的旨意,就可能成功。若违背天意,便可能失败。

所以,我们只可以随机应变,千万不要投机取巧。

03

能进即进,该退就要退

凡遇着一件事,究竟应该先想变呢?还是先想不变?我们的建议是“先想不变”。

不变好不好?如果不变很好,那就要不变,因为不变很好,一变可能反而不好。

“一动不如一静”,暂时维持原有的状态,比较合理。

不变不好,那就要变。这时候进而思考“怎样变才好”?

钱穆先生指出:人生有三种路向。

印度人采取“无限后退”的向内展开;西方人喜欢“无限前进”的向外展开;

中国人则秉持中庸的态度,不向外,同时也不向内。

“当进即进,当退则退”,毅然走出中间线路,可进可退,能进也能退。

现代中国人,盲目追求西方向外推进的人生,急功近利,只求眼前利益,毫无长远打算。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有目标,但是不能一味“只能进不能停”。

请问:“为了将来,牺牲掉眼前的一切,合算吗?”

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过分勉强自己吃苦,更需要培养宽恕的心情,以免成功时,“怀恨整人”。

全力投入,尽力向前,却不过分勉强;兼顾眼前的实际情况,保持身心健康,才能走出更长远的路。

04

见微知著,合理微调

一般而言,世界上的事情,大概都是必然,很少是偶然。但是看不清楚事情的先兆,事前无所警惕,无所准备,就觉得十分偶然。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证明人和事情,都有其先兆。

只不过这种警告的象征,往往微而不显,以致大多数人根本看不出来。

所以,要随时提高警觉,能够见微知著,采取合理的微调整,以免产生大变动。

譬如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我们最好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动的,不可能静止。

人与人的关系不是愈来愈亲密,便是愈来愈生疏;不是愈来愈信任,便是愈来愈怀疑。

如果能注意细微的变动,及时加以合理调整,应该可以掌握动向,达到预期的希望。

《易经》坤卦初爻,告诉我们必须保持“履霜,坚冰至”的高度警觉性,希望我们“当脚上踩着霜的时候,就要注意预防马上会来临的寒冷坚冰”。

事情既然大多是必然的,而且循序渐进地发展,那么警觉性高的人,当然能够及时看出征兆,率先加以调整。

由于事缓则圆,才能获得比较圆满的结果。

总之,最要紧的是事情的先兆,犹如疾病的开始阶段,往往比较容易诊治。这时候毫不迟疑,及时加以处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人生之路漫长且曲折,一定要学会自己调整自己。

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达成既定目标,不能随便变来变去。否则养成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的毛病。会被人家讥笑为“到处擦拭的桌布”。

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愿我们以无涯之学度有难之生,走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本文内容 : 曾教授著述汇编

活动最后3天

曾师全集年卡开一年赠一年+5张好友体验卡畅学曾师全集视频730天再赠200元商城购物券相当于仅仅花了165元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开通与30万易友一起持续向善而行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