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6个昆虫新种
由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组织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所等单位开展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项目又取得重要进展,日前发现了6个昆虫新种,于今天对外发布。这6个昆虫新种分别是武夷拟网蚊、尖吻拟网蚊、武夷倒毛摇蚊、双斑倒毛摇蚊、扇刺合脉等翅石蛾、戈氏长肢蝶石蛾,相关成果已在国际昆虫学期刊insects上发表。
△戈氏长肢蝶石蛾
(资料图)
△扇刺合脉等翅石蛾
科研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大竹岚等地的洁净溪流中采集了各种水生昆虫样本。武夷拟网蚊、尖吻拟网蚊的发表是我国首次报道该科物种,极大增进了对该科多样性、生物地理以及生活史的认知。扇刺合脉等翅石蛾的发表有助于厘清该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合脉等翅石蛾属提升为亚科水平提供了分子证据。水生昆虫多样性对维护武夷山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这6个昆虫新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武夷山昆虫地理分布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而且这些新种的幼虫生活在洁净溪流中,成虫多发现在山涧溪流周边, 它们对栖息环境的水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大多可以作为优良水质的指示物种。
△双斑倒毛摇蚊
△武夷倒毛摇蚊
科研人员获取了这些新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将有助于将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用于武夷山水质生物监测中,助力武夷山水生态环境精细化监测,评估武夷山水质状况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武夷拟网蚊
△尖吻拟网蚊幼虫
2021年4月,武夷山国家公园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多家科研单位及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多次深入实地全面调查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主要生态系统和生物类群,调查累计发现了18个新种。截至目前生物资源本底调查还记录了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调查发现了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金斑喙凤蝶、南方红豆杉等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白贤、金生、凤蝶服饰、马尾衫、罗汉松等7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
(总台记者 韩志涛)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